
说起丹麦,很多人脑子里是童话王国、幸福指数爆棚的北欧小国。可你知道吗?这个国家手握格陵兰岛这么个资源宝地,稀土、石油多到能让大国眼红,却连几艘像样的军舰都派不出,愣是成了国际舞台上的“软柿子”。今天咱就聊聊,丹麦咋就把自己混成这副模样,到底有多离谱!
这地方藏着全球1/4的稀土资源,还有470亿桶石油,够让任何国家心动。可丹麦咋做的?就扔几艘巡逻舰在那儿意思意思,连像样的驻军都没有。2019年,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直接放话要“买下格陵兰岛”,丹麦首相梅特·弗雷德里克森就回了句“荒谬”,然后呢?啥实质对策都没!这事让我咋看咋觉得憋屈,资源是你的,主权也是你的,咋就这么不把自己当回事呢?
2023年5月,在挪威特罗姆瑟的北极理事会会议上,丹麦代表团愣是被晾在一边。格陵兰岛明明是北极资源的核心地带,可丹麦连个像样的主张都提不出,眼睁睁看着美国、加拿大分走话语权。根据欧盟智库的数据,北极地区稀土储量占全球30%以上,丹麦却没捞到啥好处。坦白讲,我觉得小国在这种国际博弈里确实难,但你好歹得有点态度吧?
2021年,丹麦响应美国号召,派护卫舰去红海搞“繁荣卫士”护航行动,结果咋样?舰艇老化,半路抛锚,愣是得靠美国海军送油送修。丹麦国防部长特罗尔斯·伦德·波尔森都承认,海军压根没独立作战能力。这事听着像不像你借了个破自行车去兜风,结果还得人推着走?军事这块,丹麦真得好好想想,咋跟国际责任匹配上。
2022年9月,博恩霍尔姆岛附近“北溪”管道爆炸,震惊全世界。作为事发地,丹麦理应立马行动,可海军兵力不足,只能派几艘船象征性转转,调查权还被瑞典、德国接手了。波罗的海本来就紧张,俄罗斯舰队虎视眈眈,丹麦这反应慢得像蜗牛。我觉得吧,关键时刻掉链子,这不是自找麻烦吗?
全国军队加起来才不到2万人,空军战机送走一批后,妥善率直接跌到一半以下。2025年计划扩军5000人,还要在博恩霍尔姆岛建步兵营,可劳动力短缺,钱从哪来?老百姓直接上街抗议:“我们要福利,不要炮弹!”北约统计显示,丹麦军费占GDP比例刚到3%,还在北约里垫底。我咋看都觉得,国防和民生总得平衡,不能光顾着一头。
在北约里,丹麦就是个“跑龙套”的,啥大事都得听美国的,核心防线全靠美英德撑着。俄罗斯外交部还警告,丹麦别把北极搞成新冷战的前线,可丹麦自己新兵训练都得三年,咋跟人硬刚?五角大楼的报告都直言,丹麦就是个“辅助警戒”角色。说真的,小国夹在大国中间确实不容易,但你总得有点自己的主意吧?
特朗普2019年那番话虽没成真,可2025年他又重提这茬,美国副总统万斯还公开批评丹麦投资不足,要求开放矿产开采权。结果咋样?美军以“北极防卫”为名进驻,丹麦还给人家永久豁免权。这不就是把家门钥匙直接递出去吗?丹麦啊,你咋就这么不争气呢?看着真让人心塞。
丹麦的坦克是德国造,护卫舰系统是美国货,战机直接从美国订,连飞行员培训都得去亚利桑那州。丹麦自己的军工企业,唯一拿得出手的Terma公司,还是给美国打工做零件。2024年送了乌克兰一批战机,自己空军直接“裸奔”。这操作,咋看咋像“拆东墙补西墙”,让人哭笑不得。
俄罗斯情报评估,如果乌克兰停火,他们半年内就能闪击波罗的海。丹麦防长嘴上喊着“威慑俄罗斯”,可新兵训练周期长得离谱,海军监控俄舰队还得租民用油轮凑数。这不是明摆着让人家当笑话看吗?丹麦在这节骨眼上,真得加把劲,不能总当“软柿子”。
2023年那次会议,丹麦首相梅特·弗雷德里克森事后说要加强北极政策,可到现在也没啥动静。格陵兰岛的资源被美加企业一步步渗透,丹麦愣是没辙。挪威奥斯陆大学的地缘政治专家曾评论:“小国若不主动布局,资源再多也是为他人做嫁衣。”这话听着真扎心,但丹麦似乎还没醒悟。
2021年那次,丹麦护卫舰抛锚的画面,简直是国际笑料。想想看,普通人借个工具都得挑个靠谱的,丹麦这好歹是国家大事,咋能这么马虎?据国际海事组织数据,红海航线每年有上万艘商船通过,丹麦却连最基本保障都做不到。我觉得吧,这事真得好好反思。
2025年好不容易把军费比例提到3%,号称“北约增速第一”,可70%的钱都用来付美军驻军费和买装备,本土军工才分到15%。这不就是交了保护费,还得看人脸色吗?欧盟智库直言:“丹麦这种小国,交了钱连钱包都被收走。”这话虽刺耳,但不无道理。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