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年头你要是不知道印度在国际组织里的“表演”,那还真是落伍了。来,给大伙抖两个数据2023年10月,印度一马当先,鼻孔朝天地抵制“一带一路”声明;今年6月14号,面对以色列袭击伊朗这么大事儿,印度愣是装没听见,连谴责都懒得顺嘴带一句。谁说印度怂?6月26日,克什米尔又出事了,上合组织打算出份联合声明,这回印度直接来了一招“不给你面子”人家连签字都懒得签——给了个理由,别人没谴责恐袭。我说,这路数,搁东北大姨家打麻将那桌,也是主角中的“搅和王”。
转念一想,这搅和带味儿的,倒像是给上合各国上一课——你们真以为请了“印度大拿”来,团圆饭就能香喷喷?醒醒吧,饭还没热,桌子先掀了半边!现在,上合组织也琢磨明白了你印度爱来不来,大不了以后坐你不带你玩儿!最新风声吹出来,上合组织要上“强制退出条款”——明着不给印度留面子,暗地里更有辣味,这要搁东北老爷们聊天,那句老话就是——“不愿凑热闹的,赶紧散!”
掐指一算,这事儿还得从莫斯科下盘棋说起。俄罗斯当初精心给印度拉到牌桌,算盘“啪啪”响一是中俄印三角护着牵制中国,二是防西方加压,继续拉拢印度老铁当小弟。理论上,没毛病,堪称“战略艺术”。可惜,人算不如天算,俄罗斯七成武器卖给印度还指望人家听你话?你怕不是脑袋被熊拍了。理想丰满,现实骨感——“平衡木”请来的,可能是个踩钢丝的,这不是给自己找事儿吗?
说实话,看印度走哪哪都来劲儿,好像全世界都得顺着它哄。但就问一句,上合桌上,你真是为共赢来的吗?图说得再好,也掩盖不了——你根本不是来给中亚送温暖的。最实惠的算盘,无非是拿上合组织当嗓门,对巴基斯坦施加点“国际压力”。什么谴责,什么名单,其实全在演自己的戏。台面上左一句地名,右一波恐怖组织,真以为整个上合都是你家后院?
普通老百姓可看得明白印度这套“骑墙艺术”,真是名不虚传。组织里挑肥拣瘦,桌子外头跟谁都能握握手。跟俄罗斯眉来眼去,跟美国摸摸索索,连F-35都想着搬回家。但一到关键会议,不是缺席就是留个小尾巴,成天对着镜子练笑脸,生怕走错哪一步丢了筹码。老百姓的话说得直白“别人开会你扔块砖头,自己还指望当评委,这不是闹着玩吗!”
对着这么一出闹剧,中国心里门清,心说再要把时间浪费在做无用功那就是自讨没趣。既然一屋子人里有个死活不想合群的,那还不如自个开个新房间。你爱咋咋地,我自成一派。实际操作一前头那“中亚峰会”玩得贼溜,扫清了上合“拖油瓶”,办事效率提溜着上来了。尤其中巴经济走廊,印度想搅和你都找不到门道,典型的“家有小黑屋,谁闹闹谁进屋”。
看着早期的“引印制华”好像很帅,结果印度连俄罗斯都给玩黑了。上合这摊子事,有点像东北大集的二人转,主角剧本都写好了,结果半路杀出个跳大神的——直接让全场冷场。没人跟你一条心,反倒自己陷进了泥潭里。结果是啥?对不上节奏,中亚各国也没指望上合这“金饭碗”再给自己添啥油水,转头找中国小灶,这才叫精明。俄罗斯的影响力呢?直接给搅得像炖土豆,油水少了不少。
讽刺不讽刺?俄乌干起来以后,俄罗斯对印度的号召力再萎一截。想当年克里姆林宫还算人才辈出,这一折腾,石头搬起来砸狠狠自家脚丫。印度你不是要当大国么?这下演砸了,没人愿意陪你猜谜语。
再往下琢磨,可就更热闹了。现在中国和巴基斯坦牵头筹备新组织,有点“江湖新盟”的意思。原则定得漂亮多数服从少数、该清理门户就清理门户,“一票否决”画个圈PASS——直接给印度量身定做,防不住你搅局也能请你吃“闭门羹”。这些还不空想,南亚一众国家一直受够了印度压着,大伙暗地里盼着有个平台能喘口气。马尔代夫、斯里兰卡、孟加拉,都知道谁才是真搭伙人。最后下棋最讽刺的,印度越是聪明地自肥,反而陷入孤岛,朋友越做越少。如果小品演员能学会点“印度外交”,恐怕相声都能说成黑色幽默。
你看现在,中国早摸准了游戏规则。既然有人成心捣乱,那就绕过去。新平台新机制,一个可劲合作——咱该干嘛干嘛,你愿意孤芳自赏就请便。印度还以为捣乱能让上合、金砖全停摆,其实只让别人更清楚看明白谁是添乱谁是真心合作。这世界啊,有人兜里装算盘,有人脑瓜里装诗。联合、发展,本来是件光明正大的事儿,非得给掺上点小心思,最后作茧自缚,乐呵的是谁,吃亏的又是谁,智者不用多言。
说回俄罗斯吧,梦里还是那个战略蓝图,现在醒了才发现自己搬的那块石头变成了“金刚钻”。当初想制衡中国,最后把印度搁这儿堵门,结果自己进退两难。现实比肥皂剧还精彩莫斯科再想让印度“听话”,可人家乐意插队另起锅灶,嘴上一口一个兄弟,行动上早奔向西方的怀抱。桌上的牌全乱了,俄罗斯不乐意,中亚各国也撇清关系,这种局面,谁看谁都想翻白眼儿。
这一波波折腾下来,南亚地缘变局呼之欲出。新组织一旦成形,对南亚小国简直救苦救难。都挨过印度当“老大”的气儿,现在集体加速找新“伙计”。不是谁都得看印度脸色才活得滋润,平台一新,生态马上变天。印度的聪明劲儿用过头,留下的只剩孤军奋战。总想当大国,结果攒到手里的是一副散牌——连个好哥们都凑不齐,咋当大王?
道理也就那么明白。这个世界,真心想团结发展的,总会被搅局的淘汰出局。爱算计的,最后往往自个儿算了个寂寞。
要真把事儿说圆了,咱就得掰扯这根筋。印度不是瞅着漏洞钻空子,就是一口咬定自家“主角光环”。可世界在变,大家都聪明——你“玩咋呼”,人家就另起炉灶。想两头吃甜头,最后连馒头都吃不上。中国方法简单专心推进新合作,谁爱闹谁上天,反正地球照转天照亮。关键年代,看谁能咬定目标不放松,谁能稳扎稳打。
嘴上功夫一闪,屁股又坐回自己老本营。新规则能让南亚小国松口气,合作效率也藏不住发光——“多数决定”“成员驱逐”机制一上,搅局的玩不下去,务实的才能闯出来,这才是新形势下的大智慧。
最后扯一句,印度现在这路数嘴炮遍地开花,实际步步偏离主航道。关键点呢?只会“王炸”别人,最后把自己给“把孤”。馄饨都能下锅,唯独你兜里揣的算盘难以下咽。当年老俄拉你进局,自个越玩越寂寞。精明过头,反而成了棋盘上的“空气”。这招,除了自己“点赞”,谁还真当回事儿?“表演”要是太过头,有朝一日可别把戏唱成了清场,下台了都没人鼓个掌。
印度“搅和”究竟是高明的“骑墙”艺术,还是活脱脱的“自嗨拆台”?你觉得以后南亚联盟真能绕过印度另起炉灶吗?南亚小国到底会不会集体甩开印度抱团中国?印度的精明,最后会不会成了自己最大的“坑”?留言区整点真话,让我们也开开眼、长长见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