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债持仓再触新低 中国连续减持引关注
2025年10月。美国财政部最新数据令人瞩目。
中国7月减持257亿美元美债。持仓规模降至7307亿美元。这是2009年以来最低水平。短短七个月。这已是第四次减持。
特朗普总统的反应很激烈。他在白宫对记者直言。“美国政府是要关门大吉了吗?”随后表示将派代表团访华。语气中透着紧迫。
确实该急。美国债务总额已突破37万亿美元。每月利息支出超过千亿。海外持有者的支持至关重要。
中国为何持续减持?
看看贸易数据就明白。2025年4月。特朗普政府对新能源、钢铁等产品加征关税。最高达104%。本想制约中国出口。结果适得其反。
中国对美出口依存度早已下降。美国不再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减持美债成为精准的反制手段。直击美国财政软肋。
更深层的是战略调整。
中国已连续10个月增持黄金。储备量达7402万盎司。这不是临时决定。而是长期布局。
美元信用在下行。美国财政赤字持续扩大。美联储政策反复无常。把资产过度集中于美元。风险太大。
多元化配置才是明智之举。
有趣的是。日本和英国在增持美债。但动机值得玩味。特别是日本。此前也在减持。现在转向更多是迫于压力。
中国手中的牌不止这些。
通过“一带一路”和RCEP。与沙特、巴西等国签署本币结算协议。人民币全球支付份额稳步提升。去美元化进程在加速。
这不是短期博弈。而是看清趋势后的必然选择。
美国代表团已抵达北京。这是2019年以来众议院首次派团访华。带队的是亚当·史密斯。他在会谈中称中国为“超级大国”。强调要“打破僵局”。
48小时内完成通话到访华全过程。美方的急切可见一斑。
中方的回应很明确。平等、尊重、互惠。这三个词贯穿始终。
减持美债既是应对当前摩擦的手段。更是长远战略的需要。每一步都经过深思熟虑。
特朗普政府需要明白。单边施压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的中国。既有反制的底气。也有长期布局的智慧。
这场围绕美债的博弈。才刚刚开始。
#国庆健康充电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