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热线电话:
意昂体育
热门搜索:
你的位置: 意昂体育 > 产品展示 >

美联储的降息没能带来狂欢,反而让人回想起了2007年的恐怖回忆,成了危机爆发的发令枪

产品展示 点击次数:56 发布日期:2025-10-08 10:40

美联储的降息按钮这次没能带来狂欢,反而让交易员们想起了2007年的恐怖回忆——那一年,降息成了危机爆发的发令枪。

本周三晚上,美联储宣布降息25个基点。 这不是普通的政策调整,而是2025年的首次降息。

市场反应出奇冷静,甚至带着一丝寒意。 道指期货在决议公布后小幅下挫,美元指数剧烈波动。 这种犹豫与不安,与2007年12月那次致命的降息惊人相似。

01 历史重演? 2025与2007的惊人对比

2007年12月11日,美联储宣布降息25个基点至4.25%。 投资者原本期望更大幅度的50基点降息,结果失望情绪席卷市场。

当天,道琼斯指数暴跌294.26点,跌幅达2.14%;标普500指数跌38.31点,跌幅2.53%;纳斯达克综合指数跌66.60点,跌幅2.45%。

这次降息并没有阻止经济衰退的到来。 事实上,它反而暴露了经济深层次的问题,成为金融危机爆发的导火索之一。

2025年的降息背景与2007年既有相似也有不同。 相同的是资产高估值、就业市场转弱和降息作为政策响应;不同的是当前通胀水平更高、债务规模更大、政策空间更窄。

02 滞胀困境:降息背后的经济真相

当前美国正面临通胀升温、经济滑坡的滞胀困局。 8月消费物价指数升幅加快至2.9%,同时失业率攀升至4.3%。

这是一种典型的衰退期降息,但是通胀却在历史高位,情况十分复杂。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万喆指出:“美国经济面临的情况比较复杂,核心问题是结构性的失衡,而非流动性的短缺。 ”

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和服务业采购经理指数显示,物价上涨的同时,新订单停滞,表明需求端并未因降息预期显著改善。

此次降息对房地产和制造业的提振作用可能也有限,因为企业投资意愿现在主要是受关税和供应链不确定性的抑制。

03 就业市场:数据修正揭露的真相

美国就业市场的疲软程度远超人们想象。 8月非农就业仅新增2.2万人,远低于预期的7.5万人,失业率攀升至4.3%,创2021年11月以来新高。

更令人担忧的是,劳工统计局对2024年3月前12个月的就业数据进行了历史性修正,将新增就业人数下调91.1万,这是1979年以来最大幅度的基准调整。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对外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李馥伊指出:“美国就业的转冷也比较明显,六月美国新增就业人数也是五年来首次由增长转为萎缩。 ”

这种就业市场的结构性恶化,不是单纯降息就能解决的。 关税政策导致的制造业岗位流失,可能抵消部分政策效果。

04 债务泡沫:高估值下的隐患

美国的债务水平和资产泡沫已达到历史极值。 在特某普政府推行大规模关税政策和财政刺激的背景下,国债规模持续攀升。

企业也频频发出预警,数据显示,包括美企在内的全球企业,本季度财报因关税影响的盈利损失将达150亿美元。

近期美股在历史高位徘徊,企业高管纷纷趁高卖股套现,这通常是经济急速转坏、华尔街股市见顶的信号。

特别是美国的科技股,其估值都是历史极值水平,除开移动市盈率,其他均已经超过了2000年科技股泡沫顶峰,而所有的指标都超过了1929年和2007年危机时期的顶峰。

05 政策困境:降息不是万能药

经济背景决定了货币宽松政策的有效性。在当前高估值、高债务的经济环境下,降息可能不再是拯救市场的万能良药。

历史上看,降息周期一般分为三类:经济运行良好,通胀可控下的预防性措施;应对市场突发危机、恐慌式紧急降息;经济明显恶化、被迫应对的衰退型降息。

但美联储降息并不是总能平稳实现软着陆,有时甚至推高通胀或者导致政策反复。 1970年代的滞胀周期中,美联储为了应对衰退,多次降息,结果1974年通胀率升至12.2%。

2007年降息时,美国楼市是自2005年见顶后持续放缓,劳动力市场也走弱,但通胀持续高于央行的合意水平,结果降息没有能够提振楼市和劳动力市场,通胀却加速攀升。

06 政治压力:美联储独立性的挑战

美联储此次降息是在面对复杂的环境所做出的决定。 在政治上,美联储的独立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主要是白宫频频干预美联储的货币政策。

特某普已经针对美联储采取了一系列行动,包括公开批评美联储及鲍威尔、将自己的经济顾问斯蒂芬·米兰安插进理事会。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强调:“他不认为美联储会被政治化。”但这种政治压力可能削弱美联储独立性,导致过度的货币宽松,为未来埋下通胀隐患。

美联储在降息决策中面临政治压力:美国总统特某#百度带货夏令营#普通过人事任命和公开施压要求美联储“大幅降息”,而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强调政策需求保持独立性。

07 全球影响:资本流动的新格局

美联储降息对全球经济的传导效应已经开始显现。 降息将增加市场流动性,削弱美元汇率,推动国际资本流入新兴市场。

这对中国股市、债市及商品市场可能产生联动效应,加剧全球资本流动格局的变化。

新兴市场可能经历“资本潮汐”效应。美联储降息可能引发资金从美国流向新兴市场,推高其股市和债市估值。

印度、东南亚等地区的外资流入增加,促进基建投资和消费增长。 但资本快速涌入可能催生资产泡沫,叠加本地央行跟随降息,通胀压力可能上升。

美元贬值可能提升美国商品竞争力,可能挤压中国、德国等出口国的市场份额。

美联储点阵图显示,2025年可能还会降息50个基点。 但利率期货市场反映更加激进,预计年内降息75个基点的可能性高达71.6%。

交易员们正在密切关注企业高管们的动作——他们正在趁高抛售股票。 这一幕与2007年如此相似,当时华尔街精英们也在危机前夜悄然离场。

这次降息究竟是一次精准的风险管理,还是重蹈覆辙的开始?

产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