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被援助宣传蒙蔽了!莫桑比克的现状,落后超出预期
我一个从事国际援助工作的朋友,前年被派到莫桑比克首都马普托工作了一年。
出发前,她满心激动地跟我说:"组织上说那边发展很快,天然气开发带动经济增长,我们去做的都是民生项目,能真正帮到当地人。"
结果三个月后,她在微信里跟我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你们在国内看到的援助宣传,跟这里的真实情况,完全是两个世界。"
01. 表面上的"发展奇迹",掩盖不了骨子里的贫穷
你看新闻报道,总能看到"莫桑比克经济增长率达6.5%""天然气项目带动发展"这样的标题。
2024年莫桑比克经济预计增长5.5%,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20.84亿欧元,听起来挺不错的。
但问题是,莫桑比克人均GDP只有1,166美元,这是什么概念?
咱们国内一个三线城市的普通工人,一个月工资都比他们一年的人均收入高。
我那朋友说,在马普托市中心,你能看到几栋现代化的办公楼,但转个弯就是大片的棚户区,一家六七口人挤在铁皮搭建的房子里。
天然气确实有,但钱都流向了跨国公司,普通老百姓该穷还是穷。
更让人无奈的是,莫桑比克在人类发展指数排名中位列全球第183位,妥妥的世界倒数。
莫桑比克是联合国宣布的世界最低度开发国家和重债穷国,这才是它真正的标签。
02. 疾病缠身的国度:艾滋病、疟疾样样不少
如果你以为贫穷就是莫桑比克最大的问题,那就太天真了。
2023年数据显示,莫桑比克艾滋病感染病例超240万,其中15-29岁女性为主要感染群体。
什么概念?全国人口才3300万,感染率超过7%!
我朋友刚到那边的时候,当地同事就告诉她:"这里每个家庭,至少有一个人感染艾滋病或者因为艾滋病去世。"
除了艾滋病,疟疾、霍乱、腹泻、寄生虫等传染病依然是主要威胁。
更可怕的是医疗资源。2022年全国共有医疗机构1779个,平均每10000人拥有7.6张床位、0.9名医生。
我朋友亲眼见过,一个发高烧的小孩,家长抱着走了两个小时才找到有医生的卫生所,结果医生说没有退烧药,让回去多喝水。
生病了没地方看,看了病没药吃,有药吃也买不起,这就是莫桑比克老百姓的医疗现状。
03. 基础设施落后到让人绝望
别看首都马普托还算凑合,出了城就是另一个世界。
我朋友去北部楠普拉省出差,坐了12个小时的车,路上颠得她五脏六腑都要移位了。
"所谓的'公路',其实就是土路加碎石,下雨天根本没法走。"她这样形容。
电力供应更是要命,即使在首都马普托,每周都要停电好几次,每次少则两三个小时,多则一整天。
她住的援助人员宿舍,配备了发电机,但当地老百姓家里停电了,就真的只能点蜡烛。
网络就更不用指望了,除了市中心的几个区域,其他地方的网速慢得让人怀疑人生。
发个微信图片要等五分钟,视频通话?想都别想。
04. 治安状况:抢劫是日常,恐怖主义是现实
新闻里总说"莫桑比克政局稳定",但这个"稳定"的代价是什么?
德尔加杜角省、楠普拉省经常遭遇恐怖袭击,抢劫、盗窃、绑架等犯罪事件频发。
我朋友在马普托的时候,住的地方门口24小时有保安,出门必须坐车,绝对不能步行,晚上8点以后不准出门。
仅2005-2007年上半年,就发生了十余起偷盗和抢劫中国企业、商店和旅游人员的情况,有的公司在短期内两次被持枪抢劫。
"在那边,被抢劫不是'如果'的问题,而是'什么时候'的问题。"她跟我说。
更可怕的是,北部的德尔加杜角省存在伊斯兰武装组织活动,经常发生袭击事件,搞得人心惶惶。
05. 援助项目的真相:钱花了不少,效果却有限
中国对莫桑比克的援助力度不小,修路、建医院、搞农业示范,样样都有。
但我朋友发现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援助项目建成后,维护跟不上,管理跟不上,很多设施用几年就废了。
她参与的一个农业示范项目,给当地农民提供了先进的灌溉设备和种子技术。
刚开始效果确实不错,产量比以前提高了一倍。
但项目结束后,设备坏了没人修,技术员走了没人教,慢慢又回到了原来的样子。
"不是技术不行,不是钱投得不够,而是当地缺乏持续发展的能力和意识。"她总结说。
更让人无奈的是,很多援助资金被层层盘剥,真正能惠及普通老百姓的少得可怜。
06. 和想象中的非洲不一样:这里没有"野性美",只有现实的残酷
去莫桑比克之前,她也和很多人一样,对非洲有种浪漫的想象。
广袤的草原、奔跑的野生动物、古朴的部落文化...
结果发现,2016年莫桑比克全国140万人粮食安全受到威胁,43%的儿童营养不良。
在马普托郊区,她见过6岁的小孩因为营养不良,看起来只有3岁的样子。
见过一家人为了一袋10公斤的玉米面,排队排了整整一天。
见过因为买不起药,眼睁睁看着亲人离去的绝望眼神。
"贫穷不是风景,饥饿不是诗意,疾病不是体验。"她在朋友圈里写下这句话。
07. 为什么要说这些?因为真相比宣传更重要
我写这些,不是要贬低援助工作,也不是要否定莫桑比克的发展潜力。
而是想说,真正的帮助,应该建立在对现实的清醒认识之上。
莫桑比克的问题,不是几个基建项目就能解决的,不是几亿援助资金就能改变的。
它需要的是制度的完善、治理的改善、教育的普及、医疗的改革。
而这些,都需要当地政府和人民的主观能动性,外界的援助只能起到辅助作用。
我那朋友最后跟我说了一句话:"真正了解了莫桑比克的现状,你会更加珍惜我们国家的发展成就。"
写在最后:
如果你看到关于莫桑比克的援助宣传,请记住这些真实的数字和故事。
发展不是数字游戏,援助不是形象工程。
只有直面现实,才能找到真正有效的解决方案。
我们帮助别人的同时,也要保持清醒的认识:世界上还有很多地方,远比我们想象的更需要关注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