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71年7月的一个深夜,一架巴基斯坦航空的波音707悄悄降落在北京南苑机场。飞机上走下一个戴着黑框眼镜的美国人,他手里捏着一份写满“月球土壤换马王堆木炭”的提案,却没想到中国总理周恩来用一块牙雕让他见识了什么叫“五千年的谈判艺术”。50年后,这位名叫基辛格的百岁老人再次语出惊人:“当今世界,只有三个国家能让美国的经济制裁变成废纸。”
当基辛格在《华尔街日报》抛出这份“制裁免疫名单”时,华盛顿的智库炸开了锅。名单上第一个名字就让专家们倒吸凉气——沙特阿拉伯。这个坐在石油桶上的国家,曾在1973年用一场“石油禁运”让美国司机排队加油,如今更握着中国银行制裁事件中的“金融遥控器”。2024年第一季度,沙特连续抛售上百亿美债的操作,比任何外交抗议都来得直接。
纽约大学教授理查德·哈珀翻着数据手册直摇头:“沙特每天出口700万桶原油,其中26%运往中国。他们去年刚和北京签下350亿美元的炼化项目,美国制裁?”他做了个剪刀手被卡住的动作,“就像想剪断输油管,结果被喷了一身黑金。”
普通美国民众的反应更实在。得克萨斯州的加油站老板约翰逊指着每加仑涨了0.8美元的油价牌苦笑:“白宫说要制裁中国,我的油箱先举手投降了。”
表面上看,2024年3月的美沙关系似乎风平浪静。拜登政府批准了向沙特出售F-35战斗机的计划,沙特王储则“恰好”宣布增产原油100万桶/日。但基辛格在闭门会议上提醒:“当利雅得开始用人民币结算部分石油贸易时,美元霸权就已经裂了条缝。”
名单上第二个国家引爆更大争议——以色列。这个人口不及北京朝阳区的国家,却让美国国会创下“10分钟通过8亿军援”的纪录。2024年巴以冲突期间,五角大楼的军火运输机在特拉维夫机场排成了“乐高积木”。但真正让基辛格挑眉的,是华尔街犹太裔高管们“巧合”的集体操作——在国会表决前夕,纳斯达克指数突然被科技股拉涨2.3%。
当国际法庭开始调查以色列军事行动时,美国议员们突然发现选票账本出了问题。加州民主党人洛佩兹私下抱怨:“上次我质疑对以军援,竞选账户一周内少了280万美元捐款。”与此同时,教皇方济各在梵蒂冈接见巴勒斯坦代表的消息,让13亿天主教徒的社交媒体头像齐刷刷变成和平鸽。
某些人总爱把“制裁”当万能钥匙,却忘了查查锁芯是不是中国制造。当沙特用石油、以色列用选票、梵蒂冈用圣歌筑起三道防火墙时,华盛顿的制裁令看起来就像对着金字塔贴违章罚单——古老文明早就把应对之道刻在了石头上。
当基辛格说“美国制裁不了这三个国家”时,他到底是在夸沙特有石油、以色列有钞票、梵蒂冈有上帝,还是在暗讽某些超级大国的工具箱里只剩下一把生锈的锤子?各位觉得,下一个让制裁变“纸老虎”的,会不会是那个发明了造纸术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