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北京正紧锣密鼓地筹备一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的盛大活动,那份庄重与和平的宣示,着实让国际社会都为之侧目。你看,二十多个国家的领导人都已确认出席,这不就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大家对历史的共同铭记和对和平的珍视,那可不是说说而已。中国这次搞阅兵,深层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向世界传递和平理念,同时,也清清楚楚地亮出自己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与能力。
与此同时,大洋彼岸的美国,现任美国总统特朗普,他的对华政策却像一团乱麻,复杂又矛盾。他之前还嫌弃美国6月那次阅兵“过于寒酸”,就几辆坦克,士兵也松松垮垮。这不,他已经确认不会来北京的纪念活动了,反而选在中国阅兵同期,接待波兰新总统访美。这一系列操作背后,中国驻美大使谢锋的一番话,简洁有力,给中美关系的未来走向提供了深刻思考。今天,我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这些事儿,看看中美两国在国家实力认知、战略依存和外交理念上,到底有啥根本性的不一样。
阅兵:谁在秀肌肉,谁在讲和平?
中美两国对阅兵的理解和实践,那真是南辕北辙,反映出他们对国家实力和全球责任截然不同的看法。中国把阅兵看作是宣示和平、纪念历史的大事儿,而美国呢,似乎更偏爱直接展示军事力量,或者干脆把它当成个人政治的工具。你看北京的纪念活动,那么多国家领导人点头确认要来,这本身就在强调中国传递和平理念的诚意,以及展示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和能力。现在,阅兵前的综合演练已经到了最后阶段,仪式、转场这些环节都跑得顺顺当当,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同时还是全球派出维和部队最多的国家,全球维和行动的摊款份额也排第二,累计已经派出超过五万人次参与维和。这些实打实的数据,都在默默印证着中国通过自身发展来维护世界和平的外交策略,以及在解决国际热点问题时,始终坚持不干涉内政、客观公正、不强加于人、不谋取私利的原则。中国对国家实力的理解,可不是只看硬件,它更注重经济、科技、文化等软实力的均衡发展。
再看看现任美国总统特朗普,他对美国6月那次阅兵的评价是“过于寒酸”,觉得就那么点儿坦克装甲车,士兵队伍也松散。那次阅兵期间,美国多地还爆发了“不要国王”的抗议活动,很多人批评说,这哪是纪念活动,分明是个人宣传秀。特朗普缺席中国阅兵的原因,外界解读可多了,有说是行程安排,有说是外交平衡的考虑,还有人说他对中国军力展示比较敏感。甚至有人觉得,他错失了一个通过出席中国阅兵来塑造“和平总统”形象的外交良机,要知道,他可是在乌克兰问题上多次尝试斡旋,还被提名过诺贝尔和平奖呢。这种只看阅兵场面和表面阵容的片面理解,和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长远视角,简直是天壤之别。
美国这盘棋,到底怎么下?
美国嘴上说着要通过施压和制裁来遏制中国发展,可真到了关键领域,它对中国的战略依赖却越来越明显,这不就形成了政策上的内在矛盾吗?现任美国总统特朗普之前向中国提出了三项要求:希望中国在俄乌冲突中发挥更大的调停作用、确保稀土供应、以及增加美国大豆采购。这些要求背后,藏着美国对华政策的复杂心结。
在稀土问题上,美方曾威胁说,如果中国不提供稀土磁铁,就要对相关中国商品加征高额关税。可问题是,中国掌握着全球稀土供应链的绝大部分份额,产业链也是最完整的。美国自己虽然有稀土储量,但因为开采成本高、环境问题多,他们不乐意开发,短期内根本替代不了中国的供应。这下好了,美方的威胁在现实面前,显得底气不足。
大豆采购方面,美媒之前报道说中国代表团要赴华盛顿讨论农产品采购,大豆可是核心议题。这反映出大豆贸易对美国农业州的选举政治有多重要。然而,中国现在已经通过多元化采购渠道,完全可以替代美国大豆供应,这不就能从容应对贸易压力了吗?
除了这些要求,美国最近还发布了新规定,禁止中国企业参与美国海底电缆供应链,反而把日欧企业纳入了快速审批通道,这明摆着是向盟友倾斜。美国嘴上说禁止中国企业参与海底电缆是为了“数据安全”,实际上,就是在关键通信领域限制中国。此外,美国财政部还宣布制裁多家协助伊朗运输石油的中国及外国企业。被制裁的中国公司被指控自2024年底以来进口了大量伊朗原油。美国财长还说,要追究所有援助伊朗政权企业的责任,这些制裁的真实意图,就是想通过金融手段,阻断中国与伊朗的能源合作。
这些要求和限制,反映出美国既想压制中国,又不得不在关键领域依赖中国的矛盾心态。美国对华的整体策略,就是持续竞争,并试图限制中国在核心领域的发展,之前在芯片、5G、人工智能这些领域,不都对中国设限了吗?
中国:我的路,我做主!
面对美方这套复杂的策略,中国始终坚持用长远的全球视野和战略定力来应对,倡导对话合作,强调相互尊重,也绝不放弃维护自身核心利益。中国驻美大使谢锋在公开场合明确指出:“冲突对抗只会损人害己,对话合作才是民心所向”。这句话铿锵有力,一下子就点明了中美关系的核心症结。
谢锋大使还强调,中美两国在八十年前曾共同抵御侵略,呼吁当下更应坚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他在农业合作会议上表示,农业不应该被政治化,农民也不应该为贸易战承担代价,他还认为限制中国企业购买美国农地就是政治操弄。这都表明了中国在具体合作领域,寻求突破的强烈愿望。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明确反对任何没有国际法依据和联合国授权的单边制裁,并强调各国在国际法框架内与伊朗开展正常合作,是合理合法的行为。这彰显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以及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坚定立场。中国不接受任何形式的施压或讹诈,更不会因为外部压力而改变自身的发展道路。中方认为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这可是被历史反复验证的真理。
中国致力于推动经济、科技、文化等各方面的均衡发展,特别注重软实力建设。在国际风云变幻中,中国始终保持着战略定力,不会为了一时一事而动摇。中美关系虽然复杂,但中国绝不会坐以待毙,该合作的时候合作,该反击的时候也绝不手软。中国驻美大使馆还通过举办文化节等活动,促进美国民众了解中华文化,琴棋书画、瓷器文物这些中华文化符号,吸引着许多美国朋友。这些人文交流的努力,才是超越战略博弈的深层魅力所在。
聊到这儿
中美两国在阅兵理念、经济依赖和外交策略上的深刻分歧,共同构成了当前国际关系的复杂图景。谢锋大使那句“冲突对抗只会损人害己,对话合作才是民心所向”的远见卓识,无疑是构建健康稳定中美关系的关键指引。中美关系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十字路口,需要双方共同呵护,相互尊重、平等互利,这才是行稳致远的基本前提。中美之间的较量不会因为短期禁令而结束,真正的出路在于能否找到新的合作空间,而不是持续的制裁与封锁。中国将继续以其独特的全球格局观,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