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一建军节:确山人民的花式表白,这波操作太暖了!》
电话那头突然沉默了几秒,老兵的声音带着点哽咽:"这么多年了,还有人记得我们啊......"
确山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小王握着电话的手紧了紧。这已经是他今天打的第二十三个慰问电话,每个老兵的回应都让他心里发酸。办公室里其他同事也没闲着,有的在整理慰问品清单,有的正往车上搬米面油,准备下午的走访。
"张大爷,您家暖气修好了没?上次说的那个漏风的问题......"小王一边问一边在笔记本上记着。电话那头传来爽朗的笑声:"修好啦!你们这帮孩子,比我闺女还操心!"
这种"直男式关怀"在确山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已经成了传统。没有花里胡哨的仪式,就是实打实地问需求、解难题。有个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兵偷偷跟邻居说:"这群年轻人,比亲儿子还贴心。"
妇联的李主任带着慰问品来到军属刘阿姨家时,发现这位"兵妈妈"正在院子里晒被子。
"阿姨,您儿子在部队又立功了吧?"李主任笑着递上慰问品。
刘阿姨摆摆手:"哎,就立了个三等功,没啥大不了的。"但眼角的皱纹里都藏着骄傲。她转身进屋时,李主任注意到她走路有点跛——那是去年照顾生病婆婆时累出来的毛病。
"军属就像隐形的战士,"李主任后来在总结会上说,"他们在家里的每一分付出,都是在为国防事业做贡献。"
普会寺镇的文化站里,三十多个孩子正盯着大屏幕。当小英雄雨来把鬼子带进地雷阵时,整个放映厅爆发出欢呼声。
"我长大也要当兵!"八岁的明明举着小拳头喊道。他旁边的乐乐不服气:"我要当特种兵!比雨来还厉害!"
文化站的老张看着这群热血沸腾的孩子,突然想起自己年轻时参军的情景。他蹲下身问:"你们知道为什么解放军叔叔这么厉害吗?"
"因为他们不怕苦!"
"因为他们保护我们!"
孩子们七嘴八舌的回答让老张眼眶发热。他指着银幕上雨来的身影说:"因为他们心里装着国家和人民。"
这个建军节,确山县没有盛大的晚会,没有铺张的庆祝,但每个角落都流淌着最真挚的温情。退役军人事务局的慰问名单上画满了勾,妇联的走访记录写得密密麻麻,文化站的观影活动照片在家长群里被疯传。
有网友把确山的活动发到网上,配文:"这才是建军节该有的样子!"评论区瞬间被各地网友的拥军故事淹没——有为老兵免费理发的,有组织学生给边防战士写信的,还有餐馆推出军人专属优惠的......
看着这些温暖的留言,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对军人的爱,从来不是某个节日的限定款,而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日常。
你的家乡,今年是怎么向最可爱的人表白的?
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建议或指导,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