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世界真奇妙,上一秒印度总理莫迪还在天津的上合峰会上,跟大伙儿热络地谈着合作共赢,大家感觉中印关系要回暖了。可下一秒,他的专机都还没飞出中国,印度一支王牌山地部队,已经神不知鬼不觉地降落在了冰天雪地的美国阿拉斯加。
这画面,简直了。前脚还在东方主场的峰会里你好我好大家好,后脚就跑去跟美国大兵,在模拟的喜马拉雅山区搞起了军事演习。你说这到底是外交上的八面玲珑,还是战略上的左右为难?美国财长贝森特估计早就看透了,她的话说得很直白:中俄印那点互动,不过是逢场作戏,咱们美印的价值观才是真爱。
风向突变必有妖
说实话,莫迪时隔七年再次踏上中国的土地,本身就挺让人意外的。要知道,过去这几年中印关系可没少折腾。更稀奇的是,印度这回一改往常“搅局专业户”的形象,在天津峰会上表现得那叫一个积极,让《天津宣言》顺顺利利地发布,给足了各方面子。
峰会期间,莫迪还和中方最高层见了面,聊得似乎还不错,给两国关系定了调。外界当时都在猜,接下来中印边境问题、生意往来,搞不好都能有点新气象。从天津的表现来看,印度这回好像是真带着诚意来的,想稳住和中国的关系。
现实的两记大耳光
可问题是,印度为啥突然就想通了?这恐怕和今年挨的两顿“社会毒打”脱不了干系。第一顿是军事上的,那叫一个疼。就在5月7号,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天上干了一架,前后也就一个小时,印度吹上天的先进战机,愣是被人家打下来五六架,战损比直接“0比5”,脸都丢到全世界了。
一直自诩军事大国的印度,老底当场被揭穿,国际上全是看笑话的。这第二顿打,来自他最信任的“民主盟友”美国。印度顶着美国的警告,玩命地买俄罗斯的打折石油,这可把特朗普给惹毛了。8月27号,关税大棒直接挥下,对着印度商品加征25%的关税,总税率直接飙到吓人的50%。
特朗普甚至还发推特,一点不留情面地把印度叫做“死亡经济体”。这一记重拳,直接把那个一直觉得自己是外交大师,能在美俄之间反复横跳的印度,给打得彻底破防了。
阿拉斯加的悄悄话
就在大家以为,被美国一顿胖揍的印度,这下总该真心实意地向东看了吧?结果,阿拉斯加传来的消息,像一盆冰水从头浇到脚。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9月1号,天津峰会闭幕当天,注意,就是当天!一支印度陆军部队已经抵达了阿拉斯加。干嘛去?参加代号“备战行动”的美印联合军演。
这演习的细节,咂摸咂摸全是戏。印度派了400多号人,来的还是王牌中的王牌——马德拉斯团。这支部队是干啥的?常年就部署在中印边境,专门研究高原和雪山怎么打仗。演习地点呢?阿拉斯加,那气候、那地形,简直就是喜马拉雅山的翻版。这假想敌是谁,就差直接把名字说出来了。
更绝的是,这个演习往年都是十月十一月才搞,今年偏偏提前到9月1号,这时间点卡的,你说不是故意的谁信啊?
老仙的钢丝舞步
这种看着精神分裂一样的操作,恰恰是印度外交最核心的东西——说得好听叫“战略自主”,说得难听点,就是一种玩得极溜的“机会主义”,到处下注,两头通吃。它既是上合组织、金砖国家的一员,又是美日印澳“四边机制”的核心成员。
莫迪自己都说过,印度从来没想过只跟谁混。所以你就能看到,它参加上合防长会议,可以拒绝在联合声明上签字;参加“四边机制”峰会,也能硬顶着不谴责俄罗斯。这种谁都敢“得罪”一下的姿态,背后全是小算盘。跟中国搞好关系,是增加和美国谈判的本钱;跟美国搞军演,是向华盛顿表忠心,顺便秀肌肉。
结语
莫迪的飞机还没飞远,印度的军靴就已踏上了美国的土地。这一套组合拳,把印度在国际舞台上的那种摇摆和算计,展现得淋漓尽致。贝森特说美印价值观更近,或许没错,在安全上,印度确实更想抱美国的大腿。但同时,它脆弱的经济和复杂的周边环境,又让它根本承受不起和中国彻底闹掰的代价。对于这么一个极度务实的印度,用“朋友”或“敌人”这种简单的词去定义它,可能都太天真了。咱们还是那句话,听他怎么说,更要看他怎么做,且看这位“老仙”,到底能在钢丝上跳出个什么花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