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地时间9月29日,韩国刚对中国游客试行免签入境,仁川港当天就涌来2800名中国游客,这波热度直接让韩国旅游业兴奋坏了——毕竟盼着中国游客来拉动消费,盼了不少日子。
眼看十一黄金周要到,韩国各地更是赶紧加把劲:有的景区搞起中文服务,有的商家推出中国游客专属优惠,就想趁着这波免签红利,多吸引些人来花钱。
可这热闹劲儿没持续多久,网友们的讨论就炸开了锅。有人翻出韩国网友的言论吐槽:“一边说最讨厌中国人,一边又盼着中国游客来,这矛盾劲儿谁懂?”还有人纳闷:“反华情绪那么高,咋还有人愿意去?中国没泡菜吃吗?”
更有人扒出“真相”:“韩国卖的高价‘高丽参’,原料根本是从中国东北收的参,加工一下就翻好几倍卖给中国人;连泡菜也是,用的山东大白菜,转头就成了‘韩国特色’!”
也有网友劝大家冷静:“想去就去,但去了就知道,韩国没吹的那么好——地方小、卫生差,吃的单调,连穿戴发型都差不多,到时候就明白,生在中国多幸福!”还有人直接泼冷水:“韩国人对游客也不算友好,真不如在家周边玩省心。”
其实旅游本是个人选择,有人想体验异国风情,有人更偏爱国内游,都无可厚非。但韩国这边得想明白:既想靠中国游客拉动消费,又放任反华情绪,难免让人心生抵触。而对游客来说,出门玩是为了开心,不管去哪,提前了解情况、理性选择就好——毕竟咱旅游是寻乐子,不是找气受,也不是当“冤大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