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热线电话:
意昂体育
热门搜索:
你的位置: 意昂体育 > 新闻动态 >

鼓吹夏玉米亩种八、九千株,是推广技术还是误导农民

新闻动态 点击次数:121 发布日期:2025-08-19 04:33

在农业生产领域,夏玉米的种植密度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焦点话题。近年来,一种鼓吹夏玉米亩种八、九千株的声音甚嚣尘上,然而,这究竟是真正能够助力农业增产的先进推广技术,还是会给农民带来损失的误导,值得深入探讨。

从科学种植的原理来看,农作物的种植密度与产量之间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夏玉米的合理密植讲究的是一个动态平衡,需要综合考虑品种特性、土壤肥力、气候条件以及种植模式等多方面因素。以品种特性而言,紧凑型品种叶片上冲,通风透光较好,相对可以适当密植,一般适宜密度在4500 - 5500株/亩;而平展型品种,其株型较为开张,种植密度则需降低,大约在3500 - 4000株/亩。若盲目将所有品种都按照八、九千株的密度种植,完全忽略品种间的差异,必然会导致田间通风透光严重受阻。玉米植株无法获得充足的光照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养分难以满足自身生长需求,植株生长势变弱,大苗欺小苗的现象会愈发严重 ,各种病害也会随之加重,这无疑是给玉米的生长埋下了巨大隐患。

土壤肥力是支撑玉米生长的物质基础。在高肥力田,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丰富,能够为玉米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可适当密植;但如果是中低肥力田,土壤中的养分有限,此时若强行按照八、九千株的高密度种植,玉米植株之间会激烈争夺养分,根系难以伸展,导致部分弱苗早衰干枯,最终空秆率大幅上升,产量不增反降。例如,在黄淮海地区,长期的小麦 - 玉米复种模式,加之长期依赖化肥,大部分土壤有机质和微量元素含量偏低,甚至出现板结现象。相关研究表明,早在10年前,该地区土壤分析结果就显示,最多仅能支撑5000株/亩以下的种植密度 ,过度追求高密度种植无疑是对土壤资源的过度掠夺。

气候条件对玉米生长的影响同样不可忽视。在高温多雨的地区,过高的种植密度会使得田间湿度迅速增大,空气流通不畅,为病虫害的滋生和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过高的密度还会使玉米植株基部节间拉长,茎秆抗折力下降,一旦遭遇风雨天气,倒伏风险大幅增加。以黄淮海夏玉米区为例,该地区夏季高温高湿,种植密度宜控制在4500 - 5500株/亩,预留一定的抗灾空间;而鼓吹亩种八、九千株,显然没有考虑到该地区的气候特点,会让玉米在生长过程中面临极大的风险。

从种植模式来看,人工管理田虽然可以对种植密度进行较为精细的调控,但过高的密度也会增加管理难度和成本;而全程机械化田,需要考虑播种机的精度和收割机的通过性。目前常见的播种机在实际作业中,单粒播合格率很难达到100%,若按照八、九千株的高密度播种,一旦出现缺苗断垄现象,很难保证最终的实际种植密度符合预期。并且,高密度种植下玉米植株间距过小,收割机在作业时容易对玉米造成损伤,影响收获效率和质量。

鼓吹夏玉米亩种八、九千株这一行为,更像是一种不切实际的误导。真正科学的做法应当是在充分研究品种特性、精准评估土壤肥力、全面考量气候条件以及合理规划种植模式的基础上,引导农民进行合理密植。推广单位和相关技术人员应秉持科学严谨的态度,向农民普及科学的种植知识,而不是盲目鼓吹高密度种植。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玉米种植既实现产量的提升,又能保障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让农民真正受益于科学种植技术。

新闻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