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项最新民意调查显示,62%的法国人支持在公共场所实施更严格的禁烟措施,这一数据反映了社会对公共健康议题的广泛关注。然而,这项于6月29日生效的禁令却引发了反烟草活动人士的强烈争议——尽管禁令覆盖了海滩、公园、公交候车亭等儿童高频活动区域,但酒吧、餐馆露台等法国人传统吸烟场所仍未被纳入,且电子烟未被明确禁止,这一政策设计被批评为“错失关键防线”。
此次禁令是法国《2023-2027国家控烟规划》的阶段性举措,旨在通过划定无烟区减少二手烟危害,尤其是保护青少年健康。
根据新规,违反禁令者将面临135欧元至700欧元罚款,但初期将以宣传教育为主。值得注意的是,禁令选择在学校假期前一周实施,凸显政府对儿童健康的优先考量。
然而,政策覆盖范围的局限性引发了公众分歧。尽管62%的法国人支持禁烟,但反烟草组织指出,禁令未触及酒吧和餐馆露台等“吸烟重灾区”。
YouGov民调显示,68%的法国人支持在露台禁烟,其中79%的18-24岁年轻人持赞成态度。这种态度差异揭示了代际间对公共健康权益的认知分化——年轻一代更倾向于将健康权置于个人自由之上。
全国禁烟委员会主席、肺科医生马蒂内特的批评具有代表性:“这是正确的一步,但仍不够。”他指出,咖啡馆露台作为社交场所,吸烟者的吞云吐雾直接影响他人健康,而禁令的疏漏使其成为“烟雾孤岛”。
更关键的是,电子烟未被纳入监管范围。尽管法国已于2025年2月立法禁止一次性电子烟销售,但可重复使用的电子烟仍合法,其调味剂(如糖果味、棉花糖味)被指刻意吸引青少年。
法国反烟草联盟数据显示,15%的13-16岁青少年曾使用电子烟,而尼古丁成瘾可能成为传统吸烟的“跳板”。
马蒂内特强调,有效的控烟措施需“全面禁止含烟草或尼古丁的产品”。
这一观点呼应了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即使是户外二手烟,每年仍导致全球120万人过早死亡。法国政府公布的官方数据显示,吸烟每年直接导致7.5万人死亡,而二手烟相关死亡人数达3000-5000人,凸显政策干预的必要性。
此次禁令的局限性折射出法国控烟政策的复杂性。
一方面,政府需平衡公共健康与商业利益——餐饮业长期反对露台禁烟,担心影响顾客体验和营收。另一方面,电子烟监管的滞后反映了技术迭代与政策制定的脱节。
尽管法国计划于2026年限制电子烟口味,但当前法规仍允许部分产品流通,这与反烟草组织的诉求存在差距。
值得关注的是,法国并非孤例。比利时、英国等欧洲国家近期也加强了电子烟管控,试图遏制青少年使用趋势。这种区域性立法趋势表明,电子烟已成为全球控烟的新战场。
法国若想实现“2032年无烟一代”的目标,需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将电子烟纳入监管框架,并逐步扩大禁烟范围至酒吧、餐馆等场所。
法国发布一项在大范围公共区域禁烟的禁令,并于星期天(6月29日)生效。(路透社档案照片)
从数据看,法国的控烟成效显著:2023年17岁青少年每日吸烟率为15.6%,较2010年的27.3%大幅下降。
然而,吸烟相关社会成本仍高达每年1500亿欧元,烟蒂污染量达2万-2.5万吨,显示控烟仍任重道远。反烟草组织呼吁,政府应借鉴巴黎、里昂等城市的经验——这些地方已通过市政法令扩大禁烟范围,包括滑雪场、校园等。
当前的政策争议实质是公共健康权与个人自由权的博弈。62%的支持率表明,多数法国人认可控烟的必要性,但政策设计的不彻底性可能削弱其实际效果。
正如马蒂内特所言:“烟草必须从有儿童的地方消失,但成人世界同样需要洁净空气。”
法国的控烟之路,或许需要更果断的立法决心与更细致的执行策略。
博雅文成:本文仅供参考之用,并不构成要约、招揽或邀请、诱使、任何不论种类或形式之申述或订立任何建议及推荐,读者务请运用个人独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资决定,如因相关建议招致损失,概与作者本人无关、编者及作者无涉。
(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内容和图片仅供参考,编者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全民聊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