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对不对,这肯定不是!”
郭艾伦那张脸,瞬间就从营业模式切换到了“你小子别糊弄我”模式。
主持人脸上的笑僵得像刚从冰柜里拿出来,估计连提词器都忘了怎么看了。
就为了一张照片,一张号称是2015年亚锦赛的老照片,大侄子直接现场打假,那股子认真劲儿,比打总决赛第七场还投入。
“队服就不对,15年哪是这身儿啊,我也不戴护臂!”
他一句句地掰扯,像个强迫症发作的鉴宝专家,非要把赝品给砸了。
说实话,这主持人业务能力真得回炉重造了,功课都不做足的吗?
但这事儿好笑就好笑在这儿,全场那么多客套话、场面人,偏偏是郭艾伦,用最不给面子的方式,干了最真实的一件事。
这股子“劲儿”,熟悉他的人都懂。
这劲儿让他从辽宁青训一路杀进国家队,也让他在CBA赛场上成了最让人又爱又恨的家伙。
可也正是这股劲儿,让他在后来那个抢断小游戏里,栽了个跟头。
对手,是王思雨。
谁能想到呢?
最后的比分是2:1。
那可不是什么友谊第一的表演赛,当王思雨断掉第二个球后,我敢说,郭艾伦那该死的好胜心绝对被点燃了。
可没用,王思雨那小身板里藏着的,是一套完全不同的操作系统。
她的抢断,不是靠身体硬吃,那叫一个“巧”字了得。
预判、下手、时机,跟手术刀似的,精准得让人头皮发麻。
这姑娘在WCBA可是拿过抢断王的,场均3.5次抢断是什么概念?
就是对手后卫运球都得绕着她走。
她就穿着那身露脐装,腹肌线条分明,赢得干净利落。
这身打扮,要是放前几年,估计又得有不少“老法师”跳出来指点江山。
但现在,没人觉得不妥。
这是一种宣告,一种新时代女运动员的自信图腾:我的身体,我做主;我的赛场,我掌控。
她大大方方地展示着力量与美,比任何矫揉造作的红毯造型都有劲儿。
这让我想起了郭艾伦。
他身上背负的东西太重了。
从“亚洲第一控卫”的巅峰,到后来伤病缠身、被舆论贴上“网红球员”的标签,他一路走来,像是扛着沙袋在跑马拉松。
所以当主持人问他目标时,他那句“保持健康,多打篮球”,听着才那么让人不是滋味。
这话太空了,也太实了。
一个曾经把天捅个窟窿都不怕的主儿,现在最大的愿望,竟然只是能好好地待在场上。
成年人的世界里,果然没有圣诞老人。
更有意思的是颁奖的时候,郭艾伦下意识地往旁边挪了一步,把最中间的位置让给了王思雨。
这个动作小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里面的信息量,比一场发布会还大。
那不是客气,更像是一种江湖规矩里的“传灯”,是老炮儿对后起之秀实力的一种盖章认证。
他看到了她身上的光,并且心甘情愿地为这束光让开了道。
你看,这晚上的故事多奇妙。
一个执拗地守护着自己过去的记忆,不容许一丝一毫的差错;一个则用最酷飒的方式,宣告着属于自己的未来已经到来。
他们就像两条看似永不相交的平行线,却在这个夜晚,因为篮球,撞出了最精彩的火花。
最后他俩还一块儿跳了段舞,郭艾伦那舞姿,怎么说呢,跟他打球一样,乱拳打死老师傅,主打一个随心所欲。
王思雨的律动感就好多了,一看就是有练过。
那一刻,所有的较真、胜负、光环都消失了,就剩下两个热爱篮球的人,在有点尴尬又有点好笑的气氛里,享受着片刻的放松。
所以说,我们到底喜欢看的是什么?
是滴水不漏的完美人设,还是这种会犯错、会较真、会输掉游戏,但一转头又能跟你一块儿傻乐的活生生的人?
答案,可能早就写在王思雨那2:1的比分牌上了。
新的故事,已经开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