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8月22日中午,特朗普的推特账号突然跳出一条火药味十足的消息:"不攻击侵略者的领土,就没有取胜的希望,这就是现在的乌克兰和俄罗斯。无能的拜登不允许乌克兰反击,结果显而易见。如果当时我还是美国总统,这场战争就不会发生! ! ! "配图是一张黑底白字的"TRUMP"标志,全大写字母的署名格外刺眼。这条推文最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是,就在5天前,他还在跟泽连斯基吃饭时拍胸脯说:"要是听我的,乌克兰早该从顿巴斯撤军,两边坐下来谈了。 "
时间拨回8月17日,华盛顿白宫椭圆形办公室。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穿着特意定制的深蓝色西装,领带夹闪着银光,全程保持标志性的"感激微笑"。 特朗普端着咖啡杯,手指敲着桌子:"乔·拜登太蠢了,不让你们打俄本土,现在看吧? 顿巴斯快丢了! 要我说,你们赶紧从顿巴斯撤出来,让普京也停手,这仗不就打不起来了?"泽连斯基当时连连点头:"您说得对,我回去就跟军方商量。 "可谁能想到,仅仅过了3天,泽连斯基在基辅召开新闻发布会时,突然掏出一叠情报文件:"根据我们的评估,俄罗斯至少需要4年时间才能完全控制顿巴斯全境。 "台下记者哄堂大笑,这哪里是商量撤军? 分明是在告诉美国:"再不给武器,我们扛不住了! "
特朗普的推文之所以炸锅,关键在两个"第一次"。 其一,这是他2017年上任以来首次公开称俄罗斯为"侵略者"。 要知道,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时,他还公开说"普京干得漂亮",把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叫做"戏精"。 其二,推文里"攻击侵略者的领土"这句话,等于默认乌克兰可以越境打击俄罗斯本土。 要知道,美国官方一直强调"不支持乌攻击俄本土",拜登甚至在7月的北约峰会上拍桌子说:"我们的武器只能用来防御! "现在特朗普突然松口,连美国国务卿布林肯都被记者堵在走廊问:"这是总统候选人的个人观点,还是政府立场?"布林肯只能打哈哈:"我们尊重所有关于和平的讨论。 "
泽连斯基的"变脸"比特朗普还快。 8月17日和特朗普吃饭时,他全程用英语说"感谢您对乌克兰的支持",转头就在社交媒体发视频:"今天和特朗普总统进行了建设性对话,我们一致认为需要通过谈判结束战争。 "可3天后,乌克兰总参谋部突然发布一份"绝密评估报告",称"俄军目前在顿巴斯地区日均推进1.2公里,按此速度,2029年才能控制整个顿巴斯"。 这份报告被媒体捅出来后,泽连斯基接受CNN采访时补充:"我们需要更多的'艾布拉姆斯'坦克和'爱国者'导弹,否则无法阻止俄军进攻。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他是在用"俄军进展快"当借口,逼美国加大军援力度。
普京这边的情况更有意思。 特朗普和普京私交向来不错,2018年在赫尔辛基单独会面2小时,2020年疫情初期还互相夸"对方做得好"。 但俄军的行动一点没给特朗普面子,8月20日凌晨,乌克兰西部城市利沃夫突然响起防空警报,当地一家被美国公司控股的化工厂被弹道导弹击中。乌克兰军方第一时间发布视频,画面里火光冲天,厂房倒塌,还特意标注"导弹残骸上有俄军标识"。 可俄罗斯国防部当天就否认:"我们的导弹只打击军事目标,这家工厂是民用设施。 "更蹊跷的是,美国情报部门私下调查显示,导弹是从乌克兰境内发射的,换句话说,可能是泽连斯基自导自演的"假旗行动",目的就是把美国拉下水,逼美国继续给武器。
特朗普为啥突然"自己打自己脸"? 跟他多年来的"说话风格"脱不了干系。 他身边的人曾透露:"总统的推文经常是睡前刷手机时突然想到的,写完也不看幕僚的审核意见。 "2020年大选前,他一天能发50多条推文,有时候前一条说"我要减税",后一条又说"减税会让富人受益",幕僚们根本追不上他的思路。 这次俄乌问题的表态,也不例外。 据白宫前顾问回忆,8月21日晚,特朗普和几个竞选团队成员吃饭,其中一个人说:"您要是说允许乌打俄本土,那些鹰派选民肯定支持您。 "另一个又说:"不对,现在选民更希望和平,您得说能让战争结束。 "结果特朗普当场掏出手机,把这些话揉成一团发了推文,连标点都没检查。
各方对特朗普的"矛盾发言"反应很有意思。 乌克兰外交部发言人8月22日上午召开新闻发布会,主持人全程面带微笑:"特朗普总统的表态显示,国际社会对乌克兰的支持正在扩大。 "可会后有记者追问:"您不觉得这和美国官方立场矛盾吗? "发言人愣了一下,赶紧说:"我们尊重所有国家的领导人表达观点。 "俄罗斯外交部则更直接,发言人扎哈罗娃在社交媒体发了一张特朗普推文的截图,配文:"看来有些人还没搞清楚,谁才是这场冲突的始作俑者。 "至于美国国内,民主党议员纷纷跳出来批评:"特朗普的言论会让俄罗斯误判形势,导致冲突升级。 "共和党这边则忙着甩锅:"这是特朗普的个人观点,不代表共和党。 "
现在再看特朗普的这条推文,下面的评论区已经炸了锅。 有美国网友留言:"他到底是要和平还是要打仗? 昨天还说自己是和平使者,今天就成了战争贩子!"有乌克兰网友评论:"不管他说什么,我们需要更多武器。 "还有俄罗斯网友调侃:"特朗普要是真当总统,估计今天说要停火,明天就改主意要给乌克兰送F-35。 "不过最尴尬的还是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普莱斯被记者追问了三次"美国政府是否支持特朗普的提议",最后只能说:"我们始终致力于通过外交途径结束冲突。 "
这场由特朗普推文引发的闹剧,本质上就是各方利用他的"不确定性"为自己谋利。 乌克兰借他的"支持进攻"向美国要军援,俄罗斯借他的"矛盾表态"缓冲国际压力,美国两党则借他的言论互相攻击。至于特朗普自己? 他可能根本没想过这些后果,对他来说,发一条推文能登上全球热搜,能让媒体追着他报道,这就够了。毕竟,对他来说,"被关注"比"解决问题"重要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