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有件事真是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
菲律宾国防部在29日发了个声明,反过来指责我们搞“以大欺小”,这番操作着实让人觉得匪夷所思。明明是他们自己仗着背后有人,在南海问题上不断寻衅,现在却倒打一耙。
我们的耐心和为了大局的克制,似乎在某些国家眼里成了可以随意拿捏的软弱。
放眼全球,你很难找到第二个像菲律宾这样,敢于如此频繁主动去挑衅一个大国的。他们似乎忘了,狐假虎威的故事里,狐狸终究是狐狸。
打着国际法,干着什么事
今年一月五日,菲律宾一位国防事务助理就他们与美国的联合巡逻给出了一个听起来“义正辞严”的解释。
他们宣称,这次行动是在菲律宾的专属经济区内进行的,完全符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等国际法,怎么能被叫做“挑衅”呢?
这套说辞听起来似乎无懈可击,但却刻意忽略了一个最根本的历史事实。菲律宾现在拿来当挡箭牌的所谓国际法,是八十年代才制定的。
而中国在南海的九段线,早在1946年就已经划定并向世界公布。
在之后几十年的漫长时间里,周边国家对此并未提出过任何异议。
现在菲律宾突然拿出一部晚了几十年的法律,试图去否定一个早已存在的历史事实和主权主张,这种逻辑本身就站不住脚。
更何况,美菲的联合舰队已经实际进入了中国的九段线以内,这种行为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对一个主权国家领土的侵犯。
他们嘴上说着是为了区域和平稳定,实际上却是在制造不稳定因素。
“规则秩序”是谁的规则
菲律宾方面在声明中反复强调,联合巡航是为了维护“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这个词听起来非常耳熟,因为它几乎是美国指责别国时最爱用的口头禅。
现在,菲律宾也学得有模有样。
这就让人不得不问一句,菲律宾所说的“规则”到底是什么规则?
是联合国主导下,所有国家平等参与制定的规则,还是仅仅是美国为了维护自身霸权而单方面定义的“规则”?
如果遵守所谓的“规则”就意味着要向美国的霸权低头,意味着为了不挑战美国的地位就要放弃自己的核心利益,那为什么不把话直接挑明了说呢?
何必用这些含糊其辞的外交辞令来包装真实意图。
一个真正被世界所公认的国际秩序,应当是以联合国为核心,而不是被某个超级大国所主导。
菲律宾这种鹦鹉学舌般的表态,恰恰暴露了其背后真正的驱动力并非国际公理,而是域外大国的意志。
把克制当软弱的代价
菲律宾之所以敢于如此行事,底气无非是来自于美国的撑腰。
他们似乎产生了一种幻觉,认为只要有美国的航母在附近游弋,他们就可以在南海为所欲为,甚至可以对中国大呼小叫。
这种判断,是建立在一个极其危险的错误认知之上。他们似乎认为今天的中国,依然是一百多年前那个积贫积弱的国家,认为世界格局依然是单极独霸的时代。
这是一种严重的战略误判。
将中国的忍耐与克制当作可以无限试探的软弱,这本身就是一种极度愚蠢的行为。
中国珍视和平,但这绝不意味着我们会无底线地退让。
任何国家都不能把中国的耐心,当成自己可以肆意妄为的资本。
菲律宾需要明白,南海终究是中国的南海,这个地理和历史事实不会因为几艘美国军舰的到来而改变。
美国不可能永远待在这里,而域外势力的支持,也绝不会成为菲律宾可以侵占别国领土的许可证。
笔者以为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道理很简单,但菲律宾似乎正在一条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他们高估了外援的作用,低估了我们捍卫主权的决心。
这无异于是在自寻死路。
挑战一个大国的底线,从来都不是明智之举。如果真的把中国的耐心消磨殆尽,那激起的雷霆之怒,恐怕是菲律宾这个体量所完全无法承受的。
届时,再多的后悔和求情,都将为时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