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停火协议墨迹未干,德黑兰街头已开始庆祝“战胜美以”。
哈梅内伊公开宣称伊朗赢得战争,特朗普暴跳如雷,威胁要再次轰炸伊朗。
就在几天前,美军刚摧毁伊朗三处核设施,以军自称破坏伊朗80%防空系统。
但这场停火仅维持24小时就被互相指责打破,双方在停火生效前后还发动袭击。
伊朗核计划真的被终结了吗? 为何双方对胜负各执一词?
更关键的是,特朗普突然放话“知道哈梅内伊藏身处”,暗杀行动是否已在路上?
6月13日凌晨,以色列战机突袭伊朗多地核设施与军事基地。
纳坦兹、福尔道核设施遭轰炸,伊朗武装部队总参谋长巴盖里等高级将领当场死亡。
以军宣称首轮行动便解除了伊朗西部导弹部队武装,并摧毁30余处弹道导弹基地。
伊朗当晚发起代号“真实承诺-3”的反击,向以色列发射弹道导弹和无人机。
冲突迅速升级:以色列后续空袭炸毁伊朗国防部总部和炼油厂,伊朗则猛攻海法发电厂和特拉维夫军事中心。
短短12天内,双方交火超20轮,伊朗统计本国610人死亡、4746人受伤,以色列称29名平民丧生。
6月21日,美军亲自下场参战。
7架B-2轰炸机向福尔多核设施投下14枚巨型钻地弹,潜艇同步发射战斧导弹打击纳坦兹和伊斯法罕核设施。
特朗普高调宣布“彻底清除伊朗核能力”,五角大楼声称90%铀浓缩设施被毁。
但伊朗次日展示反击力度:导弹精准命中美军驻卡塔尔乌代德空军基地。
更让西方意外的是,伊朗议会迅速通过决议,暂停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合作。
核计划彻底转入“黑箱状态”,国际社会失去监督窗口。
6月23日,特朗普紧急斡旋停火,要求双方分阶段停战。
协议生效首日即遭撕毁:以色列在停火前最后一刻空袭德黑兰,炸死数百名安全人员。
伊朗随即向以色列发射14枚导弹报复,以军则摧毁德黑兰雷达设施作为回应。
双方一边交火,一边高调宣传“胜利”。
以色列防长卡茨称前期行动仅是“序幕”,已制定新计划阻止伊朗核武研发。
哈梅内伊却向全国宣告:“伊朗双杀美以,给了美国一记耳光! ”
这种矛盾源于战场数据的巨大差异。
以军自称击毁伊朗80%防空系统,使战机可“自由飞越德黑兰上空”。
但伊朗展示修复能力:短短几天填平美军钻地弹炸出的巨坑,革命卫队司令卡尼更公开现身粉碎“被炸死”谣言。
特朗普的怒火被彻底点燃。
他痛斥哈梅内伊“说谎”,威胁因铀浓缩问题再次轰炸伊朗。
更透露美军已定位哈梅内伊藏身处,暗示暗杀可能成为新战事导火索。
而伊朗外长阿拉格齐的回应斩钉截铁:
拒绝任何与美国重启核谈判的计划。
南、北、西部航班停飞令再度延长,革命卫队进入新一轮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