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刘老伯今年70岁,他说自己前段时间在女儿家暂住了一段时间,今年的三月份看到女儿家附近的足浴店在搞活动,就花9.9元进店体验了一下,并在洗脚后花2880元充值了一张可以洗脚60次的会员卡。
“冲卡之后不到一个月,再去的时候店里工作人员又说我的湿气比较重,说我充值的洗脚卡和身体按摩可以通用,在他们的游说下我又充值了1600元。”
现在刘老伯说自己准备和老伴回老家了,以后也不会来这边消费,所以联系店里面的工作人员想把剩下为消费的钱退回来,但对方表示只能退后面充值的这部分钱,前面刘老伯充值的足浴的钱没办法退,一问才知道是因为店里“换老板了”。
刘老伯说自己在店里面充值的事情没告诉家里,老伴也是不知道的,为避免家庭矛盾就想在回去之前把剩下的钱退回来。
来到足浴店里,现在的老板表示自己在4月20号左右接手的门店,刘老伯在他那里充值的1600剩余为消费的可以退还,但是前面的充值和自己的店没有关系,需要联系之前的老板解决,目前自己也还在要前任老板的电话。
刘老伯则说自己充值才不到一个月店里面就声称换了老板,但店里面的员工都没有更换,更没有任何人告知他门店的变更情况,因此对于老板的说法自己不认同。
值得一提的是,店内瓜的营业执照是在5月份才办下来的,而店家四月底就已经在营业,而且在营业未满半年的情况下,店家是不允许对外发放预付卡凭证的。对于这个情况,目前当地的市场监管所已经介入,表示会去门店实际了解后给出解决方案。
看法
现行法规明确要求新设企业半年内不得发售预付卡,正是为了遏制“快开快跑”的圈钱风险。预付卡消费纠纷频发,不能仅靠消费者事后艰难的“亡羊补牢”,更需监管部门主动出击,将资质审查与经营行为监控前置化、常态化。
对于广大消费者,尤其是老年群体,需警惕高额预付诱惑,办卡前务必核实商家资质、留存凭证,大额支出多与家人商议。而相关部门应探索针对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的大额预付消费设立“冷静期”等额外保护机制。
#会员卡消费陷阱#